這原本是前一陣子在看宮崎 駿這本書"出發點"時無意中發現的梗.

內容來自於"出發點"的"完成「風之谷」之今日"這篇訪談.

在訪問記者提到風之谷」連載期間, 是否有國內外大事影響到駿的這個問題時("出發點", 第505頁), 駿回答道最大的衝擊來自於南斯拉夫內戰, 以及當年蘇聯的瓦解令人感到錯愕後, 駿提到自己因為風之谷」而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以下是中文的節錄:

宮崎
在決定結束
風之谷」的那段時間, 我做了一件可能讓某些人認為我有所轉向的事, 那就是徹底捨棄馬克思主義, 也可以說是不得不捨棄, 因為它是錯誤的, 唯物史觀也是錯誤的.......

不過, 這樣的轉變, 並非寫作期間發生了戲劇化或天人交戰之類的巨變, 而是因為自己遲遲無法將存在於內心的許多疑問理出頭緒.
("出發點", 第507頁)


宮崎 駿原來是個馬克思主義者!

......這是我原先想都沒想到的, 而他竟然捨棄了馬克思主義!

記得在當年看風之谷」的我, 在噙著眼淚邁出放映電影的視聽教室時, 我告訴自己: 風之谷」是一部宣揚綠色理念的佳作.
因而在那之後, 一直也把拍出
風之谷」的宮崎 駿看成綠色理念的代言人.......沒想到宮老原來是馬克思主義者!

當然, 對於那些對左派理論從來興趣缺缺, 貶之唯恐不及的右翼人士而言, 上面的事實一點也激不起什麼興趣吧, 我想.

然而, 知道了這個事實的我, 最感興趣的是: 究竟為了什麼原因, 使宮崎 駿放棄了馬克思主義?
而捨棄之後, 宮老的思想又變成什麼狀態?

然而, 宮崎 駿畢竟不是什麼日本共產黨的領導人, 也不是什麼著作等身的政治社會學者, 並沒有什麼回憶錄(或懺悔錄?)可以讓有興趣的讀者來繼續追索他個人思想上的轉變.

而在知識貧乏的台灣出版界, 甚至除了吉卜力工作室的宮崎 駿的全套電影以外, 大概也只剩下這本畢竟是宮崎 駿親身發言的"出發點"一書可供參考了吧!

甚至, 對宮崎 駿本人而言, 捨棄馬克思主義並不是個什麼重大的決定......?


不過我倒是迅速想起了另一個脫離共產黨的故事.

這個主角是海德(Douglas Hyde).

曾經是倫敦工人日報的重要編輯的海德, 曾有二十年的共產黨經歷.

然而卻在二次大戰前後對蘇聯先與德國同盟, 後又因為被德國攻擊而轉向盟軍等等不一致的態度, 對共產主義的祖國蘇聯產生懷疑, 繼而厭煩, 最終脫離了共產黨而皈依了天主教.
(當然, 思想轉變的過程並非這麼簡化,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海德的著作"獻身與領導"一書 -- 請見以下的敘述)

海德已經皈依天主教之後, 他把當年共產黨的組織經驗寫成一本書, 分享出來, 這本書就是"獻身與領導".
(此書英文名"Dedication and Leadership", 中譯本由單國璽翻譯, 光啟出版社出版, 1970年初版)

這本詳述共產黨如何訓練黨員的書, 在當年還受到曾被蔣介石送到蘇聯學習的蔣經國, 在其"守父靈一月記"一書中加以推薦.

在書中, 作者海德說道:

如果有人問我什麼是共產黨徒的特徵, 以及他們所有的共同基本標記是什麼, 我一定不說 -- 如同許多人所等待的一個答案 -- 是他們仇恨的本領......
我所願意說的, 無疑是他們的理想主義, 和對他們的運動所有的熱忱, 奉獻, 專心, 以及甘心情願犧牲的精神.
("獻身與領導"中譯本, 第46頁, 粗體為本人所標)

共產主義的理想, 在一個共產黨徒的生活中, 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這個理想要求他做整個的奉獻. 這個理想滿足他的需要, 填補心靈的空虛, 至少在他開始接受這個理想的時候是這樣.
尤有甚者, 只要一個共產黨徒沒有放棄共產活動, 共產主義的理想便是他生命之活力的來源.
("獻身與領導"中譯本, 第49頁, 粗體為本人所標)

作者又描述道:

在我所接觸的脫離共產黨的人士中, 有一些人脫黨, 是因為他們對共產主義所抱持的迷夢幻滅了, 或是因為他們認清了它的思想的缺點,同時也找到了一個別的更值得他們獻身從事的運動.......
然而也有一部份人, 在吐棄了共產主義之後之後, 並沒有找到一樣能夠替代它的東西.
這些人大都變成了心理不太健全的人. 他們猶如被壓榨過的檸檬一樣, 除了它還有一些酸味以外, 內部果汁已不存在, 只剩下了一個空的軀殼.
("獻身與領導"中譯本, 第54頁, 粗體為本人所標)

他舉了一個例子說明這種心態後, 最後他說:

那些充滿熱忱而獻身於某一理想的人, 比起那些沒有理想的人, 更能享受人生的樂趣與幸福.
上面那個人所描寫的那段幸福的日子, 也就是我和許多其他脫黨的老同志們昔日所度的生活.
那就是一個充滿熱忱, 而獻身於黨的人所度的一天生活
......
為這個緣故, 如果他現在從那種缺乏人生目標的荒野中, 回顧他昔日在黨內所度的幸福生活時, 而感到一些相當強烈的留戀與懷念, 便不足為奇了.
("獻身與領導"中譯本, 第57頁, 粗體為本人所標)

巧的是, 海德是在他的書開宗明義的第一章中敘述這些故事, 而這一章的標題也是......出發點.


對於冷戰已經結束的讀者們來說, 這些大約都屬於過去式了, 別說共產主義這個詞, 甚至......宮崎 駿的「風之谷」也是.

只是, 對我而言, 「風之谷」無疑是我最喜歡的宮崎 駿作品(雖然我曾非常嚮往「紅豬」的生活); 而"獻身與領導"也曾是我那時最喜歡的一部談論組織工作的參考書.

現在再回顧這個梗, 如果是不思不考, 醉生夢死的生活, 那麼就一點意義也沒有.

然而, 對曾有這樣經歷的人, 或者精確地說曾經歷經理想幻滅的人來說, 如何在理想幻滅後仍能繼續活下去的確是個重要的課題.

對此, 或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且讓宮崎 駿的一些話作為本文的結語吧:

即使世界變得一團亂, 人類還是得活下去.
("「紅豬」公開上映前的訪談", "出發點", 第496頁)

我們需要的是, 用更加持久的站姿以便能夠擁有看得更加長遠的眼光.
("時代的風音", "出發點", 第247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l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