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 經歷了一次絕妙的心理過程, 因為兩場打爛了的球.

第一場, 星期天, 球隊在第一球場舉行例賽.

一下場我就知道自己不對勁, 我也很清楚我自己覺得不自在.
原因之一是沒有桿弟, 自己開球車.
這是我最討厭的場合, 因為只要打歪了, 就可能會掉球, 就會罰桿.
此外也沒人報碼數, 雖然我會隨身攜帶Bushnell紅外線測距儀.
再來就是你會忽略了某些球場的陷阱, 特別是像我容易打over的人,
一不小心常常球就會進果嶺後沙坑或出了果嶺後OB樁.
上了果嶺還沒人幫忙判讀果嶺......雖然我也是習慣自己判讀果嶺的.

原因之二, 同組沒一個認識的, 無形中心理壓力倍增.

而上了第一洞梯台後, 感覺更糟.
梯台土地硬得不像話, TEE根本插不進去, 架起來的球往往高度不對.
......
於是我開始荒腔走板的演出.
右推球就如脫韁的野馬, driver push, 鐵桿也push.
18洞下來打了6個OB, 一個下水, 桿數當然慘不忍睹.

回家後, 馬上跑去找達碩(我的教練)繳學費, 同時心中發誓我要徹底改造我的揮桿......

然而第二場球隨即到了. 星期三, 美麗華球場.
這次是跟朋友的例行球局, 且球場狀況好, 心情上先是輕鬆許多.
除此外, 反省之後痛定思痛, 決定再來要求自己嚴格執行"最簡單的球場策略".
沒開上球道不進攻果嶺, 鐵桿用3/4揮桿處理非球道上的球位......
結果......
Driver仍然打不好, 然而多半是左拉.
鐵桿卻神奇似的恢復正常演出, recovery(救球)毫不含糊, 要on果嶺時也相當聽話,
最出人意表的是, 右推球像早晨的露水般......完全不見了!

Swing的進步了? 當然不是. 是干擾心理的因素消失了......

因為執著於既定策略, 不強攻果嶺, 所以不會無視於當下的處境而強攻果嶺, 打不好的焦慮便消失了.
因為強迫自己用3/4的揮桿, 所以選桿會大一號, 揮桿也就變輕鬆了.

於是我驀然想起了"Every Shot Must Have A Purpose"一書裏的這篇:
"You are More Consistent than You Think"......沒錯, 你比你自己想的更穩定.



你也許會問, 明明兩場球的錯誤天差地別, 什麼叫"你比你自己想的更穩定"?

其實, 這篇文章說的是:
"的確, 我們都非常穩定, 只是並不是我們希望自己的那個樣子". (p.53)
怎麼說呢?
"你的身體在壓力下如何反應, 其實有非常穩定的模式".(p.54)
這是所謂的穩定.

比方說, 在有壓力的情況下, 你會緊繃, 於是就無法轉移重心, 右曲球(slice)就這麼跑出來.
或者你以側移來取代轉身(因為這樣可以看到球), 右推球就來了.
你的握桿會不自覺地用力, 你想早早擊球, 只用上半身, 只用手打球的結果,
左拉球, 甚至沖天球就不斷重複出現.

的確, 我們的身體在壓力下的反應, 多半有固定的模式.

然而, 冷不防打出一記壞球幾乎是每一場球都會發生的事.
因為每一球其實都有一些你無法控制的因素, 比如球位, 比如風,
甚至比如你身體的肌肉......正所謂Golf is not a game of perfect.
(而這也正是高爾夫之所以迷人的地方)

那麼怎麼辦呢?

書上說道: 要記得"你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 但是你可以影響即將發生的". (p. 58)

當你失去信心, 首要之務, 是重新集中精神於正面的思考.
為此, 你得能認知何時你的自信離開了你. (p. 57)
你得知道(並且能夠誠實面對)何時你的負面想法開始影響你. (p. 58)
你得辨認它, 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 你得瞭解你的行為模式.

然後第三步, 你可以改變這種行為模式. (p. 59)

如何改變?

書上只提到兩點.
第一, 你可以重新執行Think Box/Play Box以及Playing Focus.

所謂的Think Box, 我把它翻成"思考區", 而Play Box我把它翻成"擊球區".
簡單說就是在思考區思考, 在擊球區擊球, 見下圖:(p.26~27)


Annika Sorenstam(Annika Sorenstam之前在瑞典國家隊, 曾由本書作者Pia Nilsson指導)
的話來說明就是:

"在我站到球前以前, 我明確地知道我將要打出怎樣的球, 以及我想在哪兒進攻果嶺.
我的意圖會很清楚.
這樣, 當我跨過"決定線"(下圖中以地上的球桿來代表), 就沒有猶豫.
我將桿面瞄向我的目標, 設定我的站姿, 然後擊球.
我不會留下讓恐懼或不決出現的時間
."
(出自Annika Sorenstam的著作: "Golf Annika's Way"一書2004年版的第62~63頁, 下圖亦然)



而所謂Playing Focus, 指的是一些以下在球局中專注於心的目標, 如:

今天我每一桿都將快樂或平靜以對.
每一桿我將下清楚的決定並且有勇氣去貫徹.
今天我將保持我收桿時的平衡至少五秒.
所有18洞的每一桿我都要做好我的預擊流程.
我將使我擊球後常規保持正向的態度.
在我預擊流程中我將做個額外的深呼吸.
一旦我在思考區中握桿, 我將保持一定的握壓.

......等等(p.39~40)

第二, 由建立常規(如預擊流程)來恢復信心. (p. 54)

所以, 其實在我的第二場球, 右推球的消失並不是因為什麼揮桿理念上的大突破,
只不過是我的壓力消失了, 正常的揮桿得以表現而已.

而和上述作法若合符節的是,
我建立了我的Playing Focus(固定的球場策略以及強制的3/4揮桿),
因而打壞的事實(颱風天, Driver還是開不好)就不再引起骨牌的效應,
乃至於造成崩盤及大災難......

結論還是一樣, 高爾夫是90%的心理啊......

這樣, 球雖然打爛了, 心理素質上的進步卻是比什麼都令人高興的啊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l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