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the A-Rod Turns?......
是的, 這篇文章得從A-Rod寫起. 而且沒錯, 就是洋基隊的那個Alex Rodriguez.


其實"As the A-Rod Turns"是一篇由Jeff AlbertThe Baseball Analysts裏寫的一篇文章.
(原文點此)

內容其實很簡單, 作者就是企圖要說明: 為何A-Rod經歷2005年MVP, 2006年的沈寂,
於2007年又再度炙手可熱......原因來自於他的揮棒姿勢的改變.

先看A-Rod揮棒姿勢在2006年及2007年有何不同.





除了反駁傳統的stay back(重心留在後面?)的打擊理論外,
作者認為A-Rod揮棒姿勢的不同在於轉腰幅度的增加,
而並非在於其打擊教練所說的另一個重點: 較低的踢腿動作.

他並在06及07年的對照圖中劃下兩道直線, 來說明
07年A-Rod腰前緣向前移動的幅度為28單位(我不知道他所用的單位是什麼......),
遠較06年的16單位來得大.

除此外, 他並援引高爾夫球的揮桿方式, 以及當時(2007年4月)的高爾夫文摘上
的這張圖來說明重心轉移的必要.


(這張是我從高爾夫文摘中文版2007年3月號中找到的)

本來, 雖說棒球的揮棒姿勢與高爾夫的揮桿姿勢有那麼點異曲同工之妙,
然而嚴格說來, 我其實是不懂棒球的揮棒姿勢的.

可是說到拿高爾夫的揮桿姿勢(Swing)來說明, 小弟的意見就來了.

1. 高爾夫的揮桿姿勢中的重心轉移是最關鍵的當然無庸置疑.

2. 然而重心轉移這個概念包含了移動及轉動的巧妙組合.
    如果只有移動 > 轉動, 即是側移.
    只有側移的重心轉移, 在動作上會形成Leggy的腳動得太多傳統揮桿方式
    (像Bobby Jones, Arnold Palmer 及早期的Greg Norman等)
    在結果上則易引起各式各樣的失擊球, 如厚擊球(fat), 薄擊球(top), 以及右推球(push)等.

3. 如果轉動 > 移動, 則容易有重心逆轉(reversed pivot).

4. 而作者用腰前緣的移動幅度來說明腰臀的轉動, 其實是把兩個概念混在一起了.

不過, 因為高爾夫揮桿及棒球打擊, 概念上來說都是需要重心轉移的運動,
所以道理應該還是有些相通吧.
從這一點來說, 作者無非是在強調棒球打擊時的"大肌肉理論"吧 ~~

如果從這個角度而言, 雖然我不知道棒球打擊理論裡有沒有在爭論諸如
"用手打球"還是"用腰打球"這一類的問題, (用腰打球是我所謂的"大肌肉理論"的代表)
在高爾夫揮桿理論裡的確是有爭論的.

據我所知, 高爾夫的揮桿理論從單純地著重於"用手打球", "用腳啟動", 進化到了
強調旋轉的所謂的"現代揮桿模型"("modern swing model").

而這個重心轉移的核心概念, 若就其內容而言, 也有許多不得不注意的細節.
諸如:
1. 重心轉移只在兩腳內緣之間.
2. 上桿時重心要壓在右腳(右膝要保持稍微彎曲), 下桿時左腳要頂住(左膝要維持).
3. 上桿頂點如同彈簧旋緊, 肩膀轉90度, 腰僅轉30~45度.
4. 下桿時腳(或膝蓋)先做出重心轉移, 腰要轉向目標, 然後是肩膀, 手臂, 桿身及桿頭.
    是所謂用下半身打球以及大肌肉來驅動.
5. 如果一切動作做對, 就可以做到平衡收桿.
......等等等等.

而除了重心轉移外, 還有所謂"揮桿平面"的概念呢 ~~

而這又牽涉到脊椎角度的維持, 肩膀手臂及手的三角形的維持, 甚至握桿, 曲腕, 轉腕
一切的細節都有影響......天哪 ~~

無怪人家要說, 高爾夫是最困難的運動了......

不過話說回來, 當你逐漸進入高爾夫的奧妙世界裡以後, 再看到棒球的種種,
卻一切都變得有趣起來.

不信你看......Barry Bonds 打擊完幾乎都身向後仰, 為什麼還能打出那麼多全壘打?
(是不是有點像高爾夫裏的"倒C型"的收桿方式?)



A-Rod的打擊姿勢多麼漂亮, 無論如何都不會失去平衡?(除非他去追打壞球)......



這樣, 我不禁同意作者Jeff Albert的結論:
A-Rod is good; he's always been good and he will be good for a long time.

不僅如此, 我還要說:
A-Rod, 如果MLB容不下你, 就來PGA吧.
相信你在高爾夫的世界裡也一定能闖出一番名號的 ~~

最後, 再來回味一下Tiger Woods早期的揮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l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