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r. Bob Rotella 應當是那些美巡賽PGA選手耳熟能詳的有名的運動心理諮詢師吧......
為什麼從這一帖開始? 除了因為自己的需要外, 覺得這也正是台灣的高爾夫球界所忽視的地方吧.
我是一個沒什麼運動天分卻有一些蠻力, 沒什麼才能卻有著不服輸的個性的人.
打高爾夫球打了一年就破百, 然而破百之後到現在又過了兩年, 卻遲遲無法進步, 甚至無法穩定破百. 中間請過教練, 改過揮桿, 然而現在的差點也還停留在26~28.
自己知道有不少的心理弱點會妨礙進步, 然而卻不知從何去著手改變.
認識我的人知道我是個嚴謹甚至到有點龜毛的人, 我並不是那種不知道反省的人.
然而另一面, 我也是個有時候會固執到令人生氣的人......
或許對有這樣性格的人來說, 心理素質的改善會有莫大的意義吧......
我對單差點的追求, 決定從這裡開始.
言歸正傳, 以下的
打球要打偉大的球.不要只打一場看起來沒那麼差的球.
要愛今天的挑戰, 不論你碰到的是什麼.
不要想結果, 專注於過程.
要知道在高爾夫球場上沒有什麼可以困擾或挫折你的,
並且你將處在偉大的心靈狀態下打每一桿.
抱著結果並不重要的感覺來打球, 幾乎總是好過於太關心結果.
完全相信你自己, 這樣你可以自在的打球.
在你打任何一桿之前, 要看到你希望把球打到何處去.
要果決, 承諾, 以及清醒.
作你自己最好的朋友.
愛你的挖起桿和推桿.

十誡? 看起來毫不起眼?
......
其實這裡面包含著許多言簡意賅的道理.
比如要看到你要打的球, 指的是Visualization, 在行動之前先具象化, 以感覺引領身體.
又比如愛你的挖起桿和推桿?......稍有知識的球有都知道短桿和推桿的重要, 是真正能使差點下降的利器; 而這兩種利器聽不聽使喚還在於臨場你有沒有信心.
......還是覺得很簡單嗎?
很好. 真理常常是簡單明瞭的.
舉個例子, 說明或許高爾夫真的是90%的心理(mental):
本書的共同作者Bob Cullen, 自從跟Dr. Bob Rotella合作以來, 差點從21掉到5.
當然, 這可能花了不少時間, 但至少告訴我們, 這不只是個夢而已......
而高爾夫球令人著迷的地方就在這裡.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