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由於新朋友Andy的緣故, 在楊梅高爾夫練習場和一位曾教高爾夫的謝教練碰了面.
當然, 既然有這麼好的免費請益的機會, 不免還是聊起自己目前的問題:
右推球, 揮桿改造, 揮桿的穩定性, bra bra bra......等等.
不過, 千言萬語還是抵不過一張圖片, 也就下去揮幾桿給教練看看.
果然高手一出招, 便知有沒有.
教練很快地指出我的揮桿方式是水平旋轉, 揮桿平面過於扁平.
過於扁平的揮桿平面有什麼缺點?
簡單地說, 過於扁平的揮桿平面會造成出球方向的不穩定.
如果轉腰及轉肩變成同步, 球就左拉.
如果腰轉太早, 手部被卡到, 就會右推.
而如果側移太多, 則會薄擊(top)或厚擊(fat).
於是出球方向當然很難精確掌握, 也就很難得到穩定度.
想像一下遊樂場裏的旋轉木馬及摩天輪.
旋轉木馬是水平旋轉, 摩天輪是垂直旋轉. (廢話!)
作為揮桿平面的比喻, 我應該是在高爾夫文摘上看到的.
有作者用此來評論Tiger Woods前此的揮桿改造(Hank Haney的傑作),
說明Tiger由原先的旋轉木馬式的揮桿改成摩天輪式的揮桿,
也就是把揮桿平面變得比較高直, 也比較陡, 結果增加了擊球的穩定度, 特別是driver.
Tiger揮桿改造的結果, 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是成功的.
而Tiger曾評論他的揮桿改造, 說改造後
他的腰可以不用太aggressive(我們都知道他轉腰是出名地早),
卻可以把球打得更直.
當然, 謝教練也就指導了我一下如何將揮桿平面改為比較高直.
這裡面牽涉到幾個訣竅:
1. 上桿時避免"一開始"就直接將球桿往右後方, 也就是太內側(inside)拉起.
2. 下桿啟動時的轉腰動作, 應能讓右肘於揮桿平面上往下掉到身體的右側.
(注意! 並不是用手拉下握把, 也不是以桿頭來啟動.)
3. 正確的轉腰方式可以避免過多的手部動作, 通過擊球時也無須"主動"去手臂翻轉.
我打練了一下, 有些困難. 右推及桿頸球(shank)紛紛出籠.
舊的習慣使得身體不聽使喚.
於是謝教練再以學理作了補充說明.
轉腰的過程並不是簡單的水平旋轉.
如果以右腰背側的腰肌作為啟動的話, 右腰背並不是簡單的由後水平旋轉至前方.
這是因為我們的脊椎在設定站姿時就有一個前傾的角度. (spine angle)
這個角度使得在上桿頂點(at the top)的時候,
右腰及右肩事實上是扭轉到比左腰及左肩高的位置.
所以下桿時的想法, 應該是將右腰背向左下旋轉.
因為右腰背向左下旋轉, 左腰自然被推高向左後方, 也就是open的位置.
此時右肩被右腰拉下, 而手臂及桿頭隨後可藉地心引力,
在正確的揮桿軌道下進入擊球區.
有了這樣的意念, 慢慢地我開始打出直球.
而這種揮桿的感覺跟以前有明顯的差異. 這種差異大概在通過擊球時(impact)最明顯.
以前覺得正確的impact的感覺是腰已轉開, 手臂帶桿頭在身體右側打到球.
而現在的感覺是, 通過擊球時, 左腰正在向左上方旋轉,
手臂及桿身桿頭都在幾乎垂直的揮桿平面, 把球打向天空 -- 沿著目標線.
謝教練並強調, 這個揮桿路徑其實是種種自然(且不得不然)的身體動作的結果.
因此具有高度的可重複性. (我想他說的是consistency吧!)
謝過教練並離開教練場時, 其實心中是很疑惑的.
疑惑並不出在於這種swing打得到打不到球, 而是在於教練說的"可重複性"這句話.
因為對於假日球友來說, 可重複性等於穩定度, 也就等於進入單差點的門票啊 ~~
而謝教練的理論, 對多少也讀過一些swing教科書的我, 卻是前所未聞的啊.
這種前所未聞, 除了他以右腰來說明啟動外,
(我們常常"以左腰啟動", 通過擊球時"左手腕打直"等等來描述高爾夫揮桿擊球的過程.
這些都是左側的描述.)
大概也還包括以前對比較高直的揮桿平面的排斥吧.
總覺得高直的揮桿平面, 下桿就不免一下子用手將桿頭向下劈下來(casting),
容易引起許多揮桿的問題, 是初學者的大忌.
即使真能以腰啟動下桿, 由於肩膀轉動的平面和球桿桿身及桿頭所走的揮桿平面不同,
所以對timing的掌握, 就特別重要. 換句話說, 優秀的眼手協調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這正是Jim Hardy在其大著"The Plane Truth for Golfers"一書裏討論到的.
不唯如此, Jim Hardy將這一類型的揮桿, 名為two plane swing(兩個平面的揮桿),
而其代表人物常不是我們歸類為所謂現代揮桿(modern swing)的代表人物,
如Tom Watson, Hale Irwin, 晚期Payne Stewart等.
於是回到家不免再把一些swing的教科書搬出來印證一番......
由於寫前一帖"[高爾夫]真理的瞬間 -- 揮桿改造心得之一"的關係,
對Rick Smith別有一番好感. 所以還是從他開始吧.
對於下桿, Rick Smith將之劃分為position 4及position 5.
Position 4是腰已轉開, 重心也已移到左腳, 下桿到1/3時的位置.
Rick Smith 強調所有的好手, 不論John Daly或Greg Norman,
不論其上桿多麼不正統, 到position 4他們的姿勢都一樣.
John Daly & Greg Norman at position 4 ("How to Find Your Perfect Swing", p 94)
然而對於下桿的過程, 這回Rick Smith讓我失望了.
因為除了slide& turn (滑動及轉動)以外, 他解說得並不多.
於是我又想起前一陣子高爾夫雜誌在2007年4月號中刊登的
Robert Baker的O因子理論. (O是Opera的O, 而不是數字0).
這個理論是把臀部與水平面所形成的關係角度稱為O因子.
簡單的說, 要強而有力的揮桿, 在通過觸球時, 要產生一個非常強勢的O因子.
如下圖:
(以上圖片取自Golf.com 網站, 至於中文解說請參閱高爾夫雜誌2007年4月號)
這個O因子如何產生?......可不是水平旋轉的啊!......而謝教練的理論就在這裡!
......請注意看上面那些有O因子的圖......這些O因子不論度數, 都是後高前低的!
而如何由上桿頂點近乎0度的O因子轉變成通過擊球時最大正數的O因子呢?
關鍵的確就在於轉腰的過程有個右腰下而左腰上的旋轉!
這應該也是旋轉並保持脊椎角度的關鍵!!
這樣, 謝教練的理論應該也可以稱為"O因子的奧義"了吧 ~~ (這是我說的)
如果這樣說明還不清楚, 那麼請看下圖:
此圖來自於Nick Bradley的著作"The 7 Laws of The Golf Swing"第131頁.
如圖左下方, 如果把腿部, 臀腰及肩膀各想成堆疊在一起的圓柱體 ,
而下桿時之所以會右腰下而左腰上的原理就可以思過半矣!
當然, 這張圖是我拿來做說明的.
原先Nick Bradley是用這張圖來說明, 左方互相打架的圓柱體所代表的下桿方式,
實是所謂的reverse C(倒C型), 也是最容易傷脊椎的下桿方式.
因此Nick Bradley是不贊成這種下桿的方式的......
然而, 做出強力O因子是否還有其他的方式, 以及如何避免形成運動傷害......
這就不是現在的才疏學淺的我能夠回答得了的了.
- Sep 30 Sun 2007 15:03
[高爾夫]O因子(O-factor)的奧義 -- 揮桿改造心得之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